查看原文
其他

今年的高考作文,如果让莫言、王小波来写,你会打几分?

诗评万象 2024-01-10

敬请关注



今年的高考作文引起不少热议。整体上看,今年的 7 套考题多元而发散:有的侧重技术价值,讨论“技术发展与人的关系”(全国甲卷);有的侧重成长体验,“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”(新课标ll卷);有的谈及理想和认知,“探索陌生世界仅仅因为好奇心吗?”(上海卷)......对此,不少吃瓜群众表示:大致一看,不难。让写,不会。

在高中语文阶段,作文的遣词造句一定少不了引用名言。那么,靠文字吃饭的作家们,如果遇到今年的考题会如何作答呢?我们从3位作家曾经的演讲、书信和杂文中,分别摘出可以对新课标I卷、全国甲卷、天津卷作文考题作答的文字。你觉得他们的“作文”能打几分呢?

01、新课标I卷
使用省份:山东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好的故事,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,可以触动心灵、启迪智慧;好的故事,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……故事是有力量的。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✍️答题人:莫言

讲故事的人

小时候,有一段时间,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。我偷偷地跑去听书,忘记了母亲分配给我的活儿。为此,母亲批评了我。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,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。起初她有些不耐烦,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、不务正业的人,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。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,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派活,默许我去集上听书。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,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,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,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。
很快地,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,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,我会投我母亲所好,编造一些情节,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。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,连我的姐姐、我的婶婶、我的奶奶,都成为我的听众。
后来辍学之后,我混迹于成人之中,开始了“用耳朵阅读”的漫长生涯。二百多年前,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——蒲松龄,我们村里的许多人,包括我,都是他的传人。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,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,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,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上,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、历史传奇、逸闻趣事。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、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,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。
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,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,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。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,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,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,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,我遇到一个陌生人,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。
其实,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,讲自己的故事。我的方式,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,就是我的爷爷奶奶、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。坦率地说,讲述的时候,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,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,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。我自己的故事,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,譬如《枯河》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,譬如《透明的红萝卜》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。
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,讲完了自己的故事,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。于是,我的亲人们的故事,我的村人们的故事,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,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,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。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,等待着我去写他们。我的爷爷、奶奶、父亲、母亲、哥哥、姐姐、姑姑、叔叔、妻子、女儿,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,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,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。当然,我对他们,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,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,成为文学中的人物。
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。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。
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,这些故事,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。
今后的岁月里,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。
节选自莫言《讲故事的人——在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》
02、全国甲卷
使用省份: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贵州、西藏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,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。

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✍️答题人:雷·布拉德伯里

我不害怕机器人,我害怕人类

❖—1974年,英国作家布莱恩·西布利给著名科幻小说家雷·布拉德伯里写了一封信,在信中他表达了对于迪士尼乐园里设置大型电子机器人的疑惑。西布利后来解释,“我可能读了太多讲让机器人接管人类世界是如何危险的科幻小说——当然也包括一些雷写的——因此把这种尝试视作灾难,而非一种温和的体验。”布雷德伯利的回信很棒,写得豪迈而精彩。信末附言中,他用他独有的方式,优美而诗意地向西布利对机器人的恐惧提出疑问。
❖—编者注:这篇文章也许是对“技术发展与人的关系“这个话题的另一类解答。至于是否切题,由读者朋友们来评判?
亲爱的布莱恩·西布利:
我必须长话短说,抱歉。
迪士尼是个梦想家,也是个实干家……当其他人都在谈论未来时,他建造了未来。他在迪士尼乐园教给我们的关于街道规划、游客流动、舒适感、人文感等事,将会影响下一个世纪的建筑师、设计师、城市规划师。因为他,我们会让城市变得更人性化,会重新规划方便居民们彼此联系的小镇,这也使我们更容易了解我们投票选出的公务员,实现灵活运作的民主。他远远地走在了时代前面,我们需要花费接下来的50年来追赶他的脚步。你务必要来迪士尼乐园,来收回你的话,来吞下你的疑虑。
说这些就够了。快来这里吧。我会把你抛进丛林游船,让你坐上火车,开往明天、昨天和远方。
祝你好运。别站在远处看两眼就妄下评断,你没有资格这样做。迪士尼身上有过失、悖论、差错,也有美、生命力和洞察力。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,对吗?我们都是光明与黑暗共存的谜。世上没有纯粹的保守派、自由派等等,只有人类本身。
致以良好祝愿
雷·布

再及:忍不住要评论你对迪士尼机器人的恐惧。那么,你为什么不害怕书籍呢?当然事实上,古往今来,的确有人害怕书籍。它们是人类的延伸,而不是人类本身。任何机械、任何机器人,都只会让我们更好地使用它们。为什么不拆掉所有自动照相机装置,拆掉所有复制影像的机器,拆掉在电影院里的叫作放映机的东西?电影放映机是一台非人形机器人,再现我们灌输给它的真相。它是非人类吧?是的。它是否时常投射人类的真相,使我们更通人情?是的。
我们可以找到借口烧掉所有的书籍,因为有些书是劣质的。
我们可以碾碎所有的汽车,因为有人驾驶不慎,发生了车祸。
我们可以焚毁所有的影院,因为有些电影是垃圾、废物。 
最后来谈谈你害怕的机器人。为什么要害怕某样东西?为什么不用它来创造?为什么不造出机器人教师去学校帮忙,教授那些所有人都讨厌教的科目?为什么不让柏拉图坐进你们的希腊语课堂,回答关于理想国的有趣的问题?我愿意这样尝试。我不害怕机器人。我害怕人类、人类、人类。我希望人类保有人性。我愿意帮助他们保有人性,智慧而善意地借助书籍、电影、机器人,和我自己的头脑、双手与心灵。
我害怕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,反之亦然。
我害怕白人屠杀黑人,反之亦然。
我害怕英格兰人屠杀爱尔兰人,反之亦然。
我害怕年轻人屠杀老年人,反之亦然。
但是……机器人?天啊,我爱它们。我会人道地使用它们,来教化以上所说的那些人。它们会替我发声,而那会是个无比美好的声音。
致以良好祝愿
雷·布
1974年6月10日

节选自《见信如晤 : 私密信件博物馆》[英]肖恩·亚瑟,湖南美术出版社
03、天津卷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与有肝胆人共事
从无字句处读书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。一个世纪前,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,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。品读此联,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任选角度,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,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①自拟标题;②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,文体特征明显;③不少于800字;④不得抄袭,不得套作。

✍️ 答题人:王小波


对待知识的态度

我年轻时当过知青。当时没有什么知识,就被当作知识分子送到乡下去插队。插队的生活很艰苦,白天要下地干活,天黑以后,插友要玩,打扑克,下象棋。我当然都参加——这些事你不参加,就会被看作怪人。玩到夜里十一二点,别人都累了,睡了,我还不睡,还要看一会儿书,有时还要做几道几何题。假如同屋的人反对我点灯,我就到外面去看书。我插队的地方地处北回归线上,海拔两千四百米。夜里月亮像个大银盆一样耀眼,在月光下完全可以看书——当然,看久了眼睛有点发花——时隔二十多年,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。
如今,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。旧事重提,不是为了夸耀自己是如何的自幼有志于学。现在的高中生为了考大学,一样也在熬灯头,甚至比我当年熬得还要苦。我举自己作为例子,是为了说明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。当年文化知识不能成为饭碗,也不能夸耀于人,但有一些青年对它还是有兴趣,这说明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“温故”,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。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“知新”,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,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。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,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,狭窄得很。为了说明这一点,让我来举个例子。
在欧洲的内卡河畔,有座美丽的城市。在河的一岸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城。这座大学的历史,在全世界好像是排第三位——单是这所学校,本身就有无穷无尽的故事。另一岸陡峭的山坡上,矗立着一座城堡的废墟,宫墙上还有炸药炸开的大窟窿。照我这样一说很是没劲,但你若去问一个海德堡人,他就会告诉你,二百年前法国大军来进攻这座宫堡的情景:法军的掷弹兵如何攻下了外层工事,工兵又是怎样开始爆破——在这片山坡上,何处是炮阵地,何处是指挥所,何处储粮,何处屯兵。这个二百年前的古战场依然保持着旧貌,硝烟弥漫——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绝不只是活在现代,而是活在几百年的历史里。
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常听人说,人有知识就会变聪明,会活得更好,不受人欺。这话虽不错,但也有偏差。知识另有一种作用,它可以使你生活在过去、未来和现在,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、更有趣。这其中另有一种境界,非无知的人可解。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,都应该学习——持这种态度来求知更可取。大概是因为我曾独自一人度过了求知非法的长夜,所以才有这种想法……
当然,我这些说明也未必能服人。反对我的人会说,就算你说的属实,但我就愿意只生活在现时现世!我就愿意得些能见得到的好处!有用的我学,没用的我不学,你能奈我何?……假如执意这样放纵自己,也就难以说服。罗素曾经说:对于人来说,不加检点的生活,确实不值得一过。他的本意恰恰是劝人不要放弃求知这一善行。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,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。
节选自王小波《沉默的大多数—〈对待知识的态度〉》

来源:凤凰网读书。


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。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
精彩推荐:

2023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!段子手为您一一解读

高考四十七年,哪一张照片是属于你的记忆?

高考大日,送一组诗词给莘莘学子们

10个甲骨文,认识一半算厉害!

高考必背72篇古诗文,你还能背出吗?(值得收藏!)

芒种 | 又到青梅煮酒时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